【会议专访】CCCM-3分会场主席专访之秦发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7-10浏览次数:1195

CCCM-3分会场主席 秦发祥

 

个人简介: 秦发祥,博士生导师。先后于03年和07年在北京化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取得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本科和硕士学位,2010年取得布里斯托大学航天工程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竞争英国皇家工程学院的研究基金 RAE fellowship 的两个候选人之一,被评价为“领域内的年轻学者的前 5%”。 之后分别在法国Lab-STICC实验室、Bristol大学先进复合材料中心和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从事研究工作;先后获得法国布列塔尼地区政府、日本JSPS、澳大利亚ARC,各类基金的支持。秦博士主要从事航空材料/智能复合材料方向的基础和工程应用研究,尤其在航空复合材料智能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迄今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专利 2 个,专著两本,专著章节四章以及邀请社论等。总影响因子 200+ SCI 他引 1600+次, h-index 20

 

会议专访:

 

提问:请问您是如何走进复合材料行业的?

 

秦发祥:我是从2007年到英国Bristol大学的先进复合材料创新科学中心(ACCIS)开始攻读博士以后才逐渐开始接触复合材料的。因为我之前是做功能金属的,知识上的鸿沟、测试条件的不完备及陌生的科研环境都使得我在刚接触树脂基复合材料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当时给了我很大触动的是我们课题组来了一个从莫斯科大学过来的博士后,他训练有素,在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整理上有一套完备的方法,我在他的带动下在博士二年级一年做了大量工作,以致于我在两年半的时候就把博士论文基本完成了。

 

我目前主要从事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特别是侧重于磁学、电磁学这方面的材料物理性能。我的工作是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工程下展开一些基础研究。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工程,也不同于基础材料物理,我的研究是多学科的交叉,这可能是目前很多从事复合材料研究,特别是多功能复合材料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的共同体验。想要将复合材料研究得透,就得掌握很多门知识,需要有很深而且很广的知识体系。这一点是非常吸引我的,我觉得科研是要讲求兴趣的,如果能把兴趣和实用结合起来那就更完美了。我觉得自己一直从事的就是这样的有趣、有用的事业。也相信自己在有生之年会做出一些后人可以记住的成就。

 

提问:您最近的研究项目、成果,以及拓展的方向是什么?

 

秦发祥:我从15年回国后,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隐身材料,包括传统的吸波材料与新兴的超复合材料,目前得到诸如航空基金和自然基金的支持。主要是研发基于软磁纤维和纳米碳材料的复合材料来实现一特定的电磁响应。这里面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可以做,因为虽然目前吸波材料得到大量应用,但是其背后的吸波机制还没有完全被搞清楚;另外,从我们提出超复合材料这个概念以后,它的设计与性能优化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另外一方面研究就是面向复合材料应用的智能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这是我从博士开始就一直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于复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了智能预浸料的制备设备并且在进一步优化,初步制备出了一些展示出了很好的自感应性能的复合材料板。

 

提问: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复材行业的发展,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

 

秦发祥:我谈三点。第一,要想用好复合材料,就得对复合材料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就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从它的孕育(设计)、出生(制造)、照料(监测和检测及修复)到它的成长(服役性能)乃至死亡(失效)都要有个从基础材料学层面的认知,这样才能敢用、才能用好。

 

第二,目前各个领域对于轻质高强的树脂基先进复合材料如此重视,而诸如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制造以及缺陷控制仍然是我们的短板,特别是和日本和欧美比起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问题是虽然我们不缺少人力和财力,但是我们资源分散,指导方向不明确,导致我们虽然雷声很大,但是没有造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我的想法是应该整合资源,给予科研人员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攻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得到突破。

 

最后,复合材料的特殊性及多元性要求我们必须培养熟知从材料制备、力学及其它性能表征再到理论计算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我觉得随着经济的转型,工业模式的飞速升级,这些“复合”出来的孩子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了解多项专门知识,进而可以调动、整合、用好专门人才和资源的领军人才。大学应该开设复合材料专业,并且针对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设置独特的课程安排,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我知道武汉理工有这样的专业,希望我们浙大还有更多的学校也能做起来。

 

提问:请分析您所从事研究方向未来5年的发展状况。另外,为促进行业发展,您觉得可以在哪些方面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化?

 

秦发祥: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结构一体化,是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方向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整合所有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也就是说在功能材料或者结构材料方面的任何进展都会推到我们这个研究方向的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纳米碳管一出现,graphene一出现,马上就有相应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跟上。我觉得新材料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我十分有信心多功能复合材料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应用。GE开始做复合材料发动机叶片前端的时候,谁能想到它会成功;它在濒临破产的时候也没放弃,这就体现出对一个行业的强大信心,我们需要这种信心才能做得成大事。所以要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就得让大家有信心,那就得让大家更加了解复合材料。因此走出大学,对普通民众的推广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种影响势必是深远的。

版权所有 © 浙江大学 浙ICP备0507442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295 管理登录
邮箱:composite@zju.edu.cn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合同苑
邮编:310058
电话:(0571)87953052